黄鳝快长的奥秘
随着各地黄鳝养殖的迅速兴起,人们逐渐认识到:能否提高黄鳝的增重倍数是影响养殖效益的关键所在。在成活率相同的情况下,增重5倍的肯定比增重两倍的获利多得多。那么,如何提高黄鳝的增重倍数呢?
根据大众养殖公司的多年养殖实践,接合各地养殖户的实践经验,我们给大家的诀窍就是:
1、搞好开口驯食。有的饲料厂对外宣传,使用某种饲料即可直接投喂黄鳝,完全不需要驯食。但据我们实践观查,事实并非如此。部分饲料虽然添加有促进黄鳝取食的物质,直接投喂黄鳝也可以采食,但总的采食量与经过系统驯食的黄鳝是无法相比的。由于黄鳝具有“吃饱一顿管几天”的习惯,没有通过驯食的黄鳝,在养殖期内始终保持着这种习惯。没有经过驯化的黄鳝,我们每天投料时,虽然也有部分黄鳝出来吃食,但总的数量很少,通常不到黄鳝总量的三分之一。采用黄鳝最喜欢吃的鲜活饵料对黄鳝进行食性驯化,就是为了彻底改变黄鳝的吃食习惯,吸引它养成天天出来取食的好习惯。这样黄鳝就不会等到非常饥饿才出来寻找食物,黄鳝总的采食量得到明显提高,增重肯定就要快得多。驯食的方法是:初期采用活蝇蛆或蚯蚓段全池遍撒,然后逐步集中到多个投料点,采用鱼肉加蚯蚓驯食的,初期应尽可能多设投料点(每平方米设到2-3个为好),黄鳝养成定时出来取食的习惯后,再逐步减少投料点,但10平方米设置的投料点最好不要低于3个,且力求分部均匀。当黄鳝采食鲜料的量达到黄鳝体重的4%以上后,才逐步加入配合饲料。通过这样驯化的黄鳝,投料后吃食踊跃,尤其是出来采食的黄鳝往往”成堆”,这是没有很好驯食的黄鳝不可能达到的效果。黄鳝驯食不理想,开口率不高不仅黄鳝增重差,还容易在养殖后期出现专死大条黄鳝的现象。
2、添加诱食剂。在黄鳝饲料中长期添加一定比例的“诱食剂”可以显著提高黄鳝的采食量。经过驯化的黄鳝,再配以适当的诱食剂,可以使黄鳝的采食效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据实验,添加“鳝宝诱食剂”后,黄鳝的吃食速度增快,总的采食量明显增加。在150天的养殖实验期内,全程添加诱食剂的黄鳝增重达到5.3倍,而没有添加诱食剂的对照组,增重仅3.1倍,扣除诱食剂的成本后,每平方米多获利达30多元。
3、添加消化促进剂。黄鳝采食鲜料量增大到鳝体重的8%以后(干料1斤按3斤计算),最好在饲料中添加一定的消化促进剂,一般每公斤鲜料添加“开心农场生酵剂”0.5-1克,可以有效的促进黄鳝对饲料的消化,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有条件的,建议从开始投喂起全程添加“开心农场生酵剂”,则综合效果更佳。
采用以上方法,接合适当的防病技术,是完全可以实现黄鳝健康快长的目的的。
网箱养鳝综合防病方案
为了给各地养殖户一个清楚的防病参考方案,大众养殖公司依据各地用户的实践,结合公司最新的试验结果,整理了这份综合防病方案,供大家养殖参考。
一、养鳝场的消毒杀虫
首先按每亩施用“鳝宝池塘消毒净”全塘泼洒进行消毒。网箱铺草前将池塘的水草进行杀虫处理。每平方米水草面积泼洒”鳝宝水蛭清”1毫升进行杀虫处理,用药半小时以后才取草入箱。
二、放苗初期的处理
1、浸泡及箱内消毒
全塘消毒杀虫后,应最好间隔一天后才投放鳝苗。投苗前可将鳝苗按每50公斤水使用“鳝宝转安康”5-10克、“鳝宝金维他”50克进行浸泡半小时,然后分箱进行称重投放。每平方米的网箱投苗1-2公斤(视投放时间早迟进行增减)。投苗后每8口网箱(总面积80平方米)使用1瓶“鳝宝杀毒先锋”(100毫升/瓶)兑水进行泼洒杀毒。如果鳝苗没有进行浸泡处理的,可在投放后第二天按每8口网箱(总面积80平方米)使用1瓶“鳝宝益碘”(100毫升/瓶)进行杀菌处理。
2、开食
第一天下午按每口8平方米网箱使用15克“鳝宝维C”进行兑水泼洒。晚上进行投食,每公斤鲜料加入“鳝宝病毒灵”3克+“鳝宝血炎康”3-5克+“肠炎灵”2克+“鳝宝诱食剂”10克,第一天投料量为鳝体重的0.5%。第二天早上检查吃食情况,若发现有剩料,将其及时捞出并将该网箱做好标记,下午对出现剩料的网箱按每口8平方米网箱使用15克“鳝宝维C”进行泼洒,晚上可以单独配料投喂(主要是增加蚯蚓、蝇蛆等饵料的比例),拌加药物与第一天相同。第三天早上查看吃食情况,若仍有出现剩料的网箱,则仍按头天的方法继续处理,正常吃食的网箱拌加药物与前面相同。通过三天的开食处理后,若采食正常,从第四天起开始逐步加大投食量。为了达到更好的开食效果,建议开食前半个月均在饵料中拌加“鳝宝诱食剂”。 若其他养殖户的黄鳝苗运程长,活力差,可先期用蝇蛆,蚯蚓或水蚯蚓等加“鳝宝诱食剂”每公斤鲜料10克投喂3至5天后,再加入内服药。
3、杀虫处理
收购投放的野生鳝鱼苗,80%左右都有水蛭(蚂蟥)寄生,应及时进行杀灭。一般开食后15天左右,应按每口8平方米网箱使用“鳝宝水蛭清“3毫升进行兑水泼洒杀灭蚂蟥。间隔几天再进行驱除黄鳝的体内寄生虫,驱虫方法为:按每公斤料加入“鳝宝鳝虫净”2.5克进行投喂,连用3天。注意:用药量应准确,拌药力求均匀,采取多点投喂,防止个别黄鳝抢食过多出现中毒反应。
三、常规预防
在黄鳝吃食生长季节,一定要注意搞好平时的预防,最好每隔半个月口服3天预防药,每公斤料添加“鳝宝金维他”5-10克、“鳝宝保肝宁”3-5克、“鳝宝病毒灵”2-3克,“鳝宝血炎康”3-5克进行投喂。肠炎灵每公斤鲜料2克每半个月连用两天。在“白露”后可适当缩短用药间隔期,可以12至13天预防一次。天气突变时泼洒“鳝宝感冒灵”每立方米水2毫升。每隔半个月按每亩水面使用光合细菌1-5公斤或“EM菌粉”250克兑水进行全塘泼洒净化水质。每月按每10口网箱(总面积80平方米)使用1瓶“鳝宝杀毒先锋”(100毫升/瓶)兑水进行泼洒杀毒一次,第二天按每10口网箱(总面积80平方米)使用1瓶“鳝宝益碘”进行杀菌处理。或者每亩使用“鳝宝池塘消毒净”200克兑水全塘泼洒,间隔半个月一次。每个月仔细抽查一次鳝体寄生虫,发现体外寄生有蚂蟥或肠道内有寄生虫,及时用药进行杀除。
在吃食高峰期,按每公斤料加入“鳝宝电解维他”5克或“鳝宝金维他”2克,进行补充电解质,增强黄鳝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水泥池养鳝的高效防病方案
大众养殖公司开展水泥池养鳝已有1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水泥池养殖黄鳝也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方式。由于水泥池的水体比网箱小,池水深度有一定的变化,一般外用药物都是按照池水的体积进行计算确定的,为了方便大家参照采用,我们特将水泥池养鳝的防病方案进行单独整理如下:
一、鳝池处理
新池经浸泡脱碱处理,换水12小时后测试PH值,要求在6-8之间,否则加水继续浸泡。脱碱和铺草完成后,先按每立方米水泼洒1克“鳝宝池塘消毒净”进行消毒,第二天按每立方米水使用“鳝宝水虫清”2毫升进行杀虫处理。
二、投苗初期的处理
1、浸泡及箱内消毒
鳝池消毒杀虫处理后,若急需投苗,全池更换新水后即可进行。每50公斤水使用“鳝宝转安康”5-10克、“鳝宝金维他”50克进行浸泡半小时,然后分级、分池进行称重投放。每平方米的鳝池投苗1-3公斤(视投放时间早迟进行增减)。投苗后按每立方米水使用鳝宝杀毒先锋”2毫升兑水进行泼洒杀毒,在投放后第二天按每立方米水使用“鳝宝益碘”2毫升进行杀菌处理。
2、开食
第一天下午按每立方米池水使用5克“鳝宝维C”进行兑水泼洒。晚上使用鲜料进行投食,每公斤鲜料加入“鳝宝病毒灵”3克+“鳝宝血炎康”5克+“鳝宝肠炎灵”2克+“鳝宝诱食剂”10克,第一天投料量为鳝体重的0.5%。使用活饵投喂的,应使用“鳝宝粘合剂”将药物粘附于活饵上。第二天早上检查吃食情况,若发现有剩料,将其及时捞出并将该池做好标记,下午对出现剩料的鳝池按每立方米池水使用5克“鳝宝维C”进行兑水泼洒,晚上可以单独配料投喂(主要是增加蚯蚓、蝇蛆等饵料的比例),拌加药物与第一天相同。第三天早上查看吃食情况,若仍有出现剩料的鳝池,则仍按头天的方法继续处理,正常吃食的鳝池拌加药物与前面相同。通过三天的开食处理后,若采食正常,从第四天起开始逐步加大投食量。为了达到更好的开食效果,建议开食前半个月均在饵料中拌加“鳝宝诱食剂”。
3、杀虫处理
收购投放的野生鳝鱼苗,80%左右都有水蛭(蚂蟥)寄生,应及时进行杀灭。一般开食后15天左右,应按每立方米池水使用“鳝宝水蛭清”1.2-1.5毫升进行泼洒杀灭蚂蟥。间隔几天再进行驱除黄鳝的体内寄生虫,驱虫方法为:按每公斤料加入“鳝宝鳝虫净”2.5克进行投喂,连用3天。注意:用药量应准确,拌药力求均匀,采取多点投喂,防止个别黄鳝抢食过多出现中毒反应。
三、常规预防
在黄鳝吃食生长季节,一定要注意搞好平时的预防,最好每隔半个月口服3天预防药,每公斤料添加“鳝宝金宝维他”5-10克、“鳝宝保肝宁”3-5克、“鳝宝病毒灵”2-3克,“鳝血炎康”3-5克。“鳝宝肠炎灵”每公斤鲜料2克,每15天用药2天。天气突变时泼洒“鳝宝感冒灵”每立方米水2毫升。每隔半个月按每立方米池水使用光合细菌30-50毫升或“EM菌粉”5克进行兑水全池泼洒净化水质。每月按每立方米池水使用“鳝宝杀毒先锋”2毫升兑水进行泼洒杀毒一次,第二天按每立方米池水使用“鳝宝益碘”2毫升进行杀菌处理。每个月仔细抽查一次鳝体寄生虫,发现体外寄生有蚂蟥或肠道内有寄生虫,及时用药进行杀除。
在吃食高峰期,按每公斤料加入”鳝宝电解维他”5克或金维他2克以增强黄鳝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鳝鱼“不开口”的解救办法
在黄鳝养殖较为集中的地区,由于当地养殖黄鳝面积大,本地鳝苗难以满足养殖需要,很多鳝苗都是通过长途运输从外地购进。这些鳝苗质量参枝不齐,投放后常常出现吃食很少或根本不吃饵料的现象。养殖户的习惯做法是将长时间不吃食的黄鳝上市低价卖掉。由于鳝苗的购入价格高,而当做”残条”处理的病鳝又价格非常便宜,这样往往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2006年7月,“鳝宝”系列药物进入湖北仙桃,大众养殖公司的技术人员运用公司的开食方法,成功帮助近60户养殖户的黄鳝顺利”开口”,引起当地养殖户的极大关注。
该“开口”方法为:
1、早上或上午按每10口6平方米网箱泼洒1瓶100毫升的“鳝宝杀毒先锋”;
2、下午按每10口6平方米网箱泼洒“鳝宝维C”150克;
3、傍晚少量投喂鲜料,一般为蚯蚓加鲜鱼肉,同时按每公斤料拌加10克“鳝宝诱食剂”。
以上方法连续进行3天,一般3天后黄鳝采食能够趣于正常。然后采取下列方法进行巩固:
1、早上或上午按每15口6平方米网箱泼洒1瓶100毫升的“鳝宝益碘”;
2、下午按每10口6平方米网箱泼洒“鳝宝维C”150克;
3、傍晚投喂饵料,并拌入“鳝宝病毒灵”5克+“鳝宝保肝灵”5克+“鳝宝血炎康”10克+“鳝宝金维他”10克。
以上方法连续进行3天。通过以上系统处理,结合公司的定期预防方案,所养殖的黄鳝在整个养殖期内均生长正常,值得各地养殖户参考采用。
为何用药不见效?
不少养殖户由于对黄鳝的生理特性及相关药物的性状缺乏基本的了解,导致选取的药物使用后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如下:
1、内服药并未真正被黄鳝按量摄入。由于黄鳝对食物具有选择吞咽的习性,对具有苦味、臭味等刺激性气味的食物都会拒绝吞咽。一些养殖户选用“三黄粉”、“四黄粉”、“敌百虫”等鱼药来治疗鳝病及驱虫,由于这些药物具有明显的苦味及臭味,按标准添加,黄鳝往往会拒绝吃食(仔细观察能发现黄鳝将吸入口中的药饵又重新吐出),降低药物浓度后虽然黄鳝也能部分取食,但由于摄食量太小,根本达不到防治疾病或驱虫的目的。
2、使用刺激性药物。有的养殖户使用高锰酸钾、二氧化氯、苯扎溴铵等对黄鳝具有刺激性的药物进行消毒,结果往往导致黄鳝出现大量死亡。由于黄鳝体表没有像普通鱼一样具有鳞片保护,所以对具有刺激性的药物异常敏感。对黄鳝进行消毒杀菌应该选用基本没有刺激性的药物,以免治病不成反而加重黄鳝的病情。
3、错过治疗时机。对于需要内服的药物,其治疗的前提是黄鳝能够正常吃食。倘若黄鳝发病较重已经停止吃食,只能是先使用外用药物控制环境,再使用鲜料添加“诱食剂”开食,然后再想法投喂药物,否则即使是频繁用药也不会有什么效果。此外,养殖户一定要有”防重于治”的观念,尽最大可能避免疾病发生,一旦发病要及时治疗,否则,一旦病入膏肓,使用再好的药物也不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黄鳝“疯狂病”的防治
黄鳝“疯狂病”也称“痉挛症”、“神经紊乱症”等。目前有人认为是较轻度的“发烧”后遗症,也有人认为是体内寄生线虫所致。该病曾经被称为是不治之症,在多年的养鳝实践中,对黄鳝的威胁较大。
近年来,各地养殖户采用补充维生素并结合抗病毒药物治疗该病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该病主要发生于晚春和盛夏,秋季发病较少见。
该病症状为:病鳝一般不开口吃料,时常会有病鳝在池内或网箱中呈箭状快速游动,或缠绕在水草上,口张开,全身发抖。水清时可见病鳝呈“S”状或“O”状旋转挣扎。捉起病鳝,在手中可明显感到其身体僵硬,体表粘液少或没有粘液,无明显外伤或溃烂。发病初期,敲打网箱或鳝池水草可见黄鳝在水草中惊窜。
治疗方法:
1、先按每立方米水使用“鳝宝电解维他”5克进行全池泼洒,3个小时后按每立方米水2毫升泼洒“鳝宝杀毒先锋”,每天一次,连续3天。
2、同时按每公斤料加入“鳝宝金维他”10克、“鳝宝病毒灵”3克进行内服,连续3-5天。
使用该方法进行治疗,一般用药两天后,症状基本消失,鳝鱼转为正常。
根据大众养殖公司的实践经验,认为本病为轻度“发烧”的后遗症可能性较大。因此,在收购鳝苗时,投苗前每50公斤水使用“转安康”5-10克、“鳝宝金维他”50克进行浸泡半小时,结合投放后的处理方案,不仅可以有效预防“疯狂病”,对投放后的应激反应也有显著减轻。当然,按公司的要求进行定期投喂预防药也能起到非常好的预防作用。治疗时还应注意尽早治疗,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黄鳝肠炎出血综合症的防治
2006年7月前后,一些黄鳝养殖户来电反应:正常养殖了1个多月的黄鳝,由于近期持续下雨,黄鳝开始发病。电话反映的症状为:早上发现鳝鱼上草、病鳝体表有出血红斑、倒提口腔出血、肛门红肿外翻,不时有死鳝出现。我们对几户养殖户进行了上门服务,经解剖死鳝,发现鳝鱼肠道、肝脾脏均出血肿大,确诊为黄鳝肠炎出血综合症。
我们给养殖户提出了如下治疗方案:
1、按每立方米水体3毫升的浓度全池泼洒“鳝宝杀毒先锋”(网箱每60平方米泼洒1瓶100毫升的“鳝宝杀毒先锋”) ,连用两天,第二天用量减半;第三天每立方米水体泼洒“鳝宝益碘”2毫升(网箱每80平方米泼洒1瓶100毫升的“鳝宝益碘”)。
2、在使用外用药物的同时,每公斤饲料中加入“鳝宝病毒灵”10克+“鳝宝金维他”10克+“鳝宝血炎康”10克进行内服,连用5天。
经养殖户实践观察,用药3天后,病情好转,5天后基本恢复正常。对于单一的肠炎、出血病,使用本治疗方案也能起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如果由于养殖户对该病发现晚,或用药失当,没能控制住病情蔓延,以至于黄鳝出现上草较多,采食差,或者已经停食,内服药不能进入黄鳝体内,可采用“鳝宝杀毒先锋”、“鳝宝益碘”、“鳝宝血炎康”泼洒进行治疗。具体使用发法为:1、按每立方米水体3毫升的浓度全池泼洒“鳝宝杀毒先锋”(网箱每60平方米泼洒1瓶100毫升的“鳝宝杀毒先锋”) ,半小时后,按每立方米水体5克“鳝宝血炎康”进行全水池全网箱泼洒,连用2天,“鳝宝杀毒先锋”第二天使用量减半。
2、第三天每立方米水体泼洒“鳝宝益碘”2毫升(网箱每80平方米泼洒1瓶100毫升的“鳝宝益碘”)。半小时后,泼洒” 鳝宝血炎康”每立方米水5克。
3、黄鳝病情稳定,能重新采食,或增加采食,加入内服药,用量如上。
此方法治好仙桃市扬林尾镇段湾村仙桃市张沟镇庆丰村等多位养殖户黄鳝出血伴肠炎的病症。
2008年8月先锋村四组村民刘泽江60口网箱黄鳝突发出血病,发病后黄鳝上草持续增多,黄鳝采食量急剧下降,用此方法用药三天后,黄鳝上草得到控制,采食量增加,一周后黄鳝恢复正常。
为此,我们提醒各位养殖户,在黄鳝吃食生长旺季,一定要注意搞好平时的预防,最好每隔半个月口服3天预防药,每公斤料添加“鳝宝金维他”5-10克、“鳝宝保肝宁”3-5克、“鳝宝病毒灵”2-3克,“鳝宝血炎康”3-5克。每半月每公斤鲜料添加“鳝宝肠炎灵”2克,连用两天。实践证明,定期预防可以避免很多疾病的发生。
黄鳝水霉病及烂尾病的防治
黄鳝的水霉病多发生在低温季节,患病处长出白毛。烂尾病的症状主要是黄鳝尾部充血发炎,继而坏死溃疡,严重时尾部烂掉,尾脊骨外露。
这两种疾病都是真菌性疾病,大众养殖公司在养殖实践中,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配合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方法为:发现黄鳝患病,按每立方米水泼洒“鳝宝水霉灵”5克,同时每立方米水体泼洒“鳝宝益碘”2毫升,连用3天,即可治愈。
该病大多因伤口感染真菌引起,可以采取以下办法进行预防:
1、捕捉和运输过程中要尽可能防止鳝体受伤。
2、在水温低于25℃时收购投放鳝苗,有条件的,可以按每立方米水加入“鳝宝水霉灵”3-5克进行浸泡鳝体半小时。
3、按大众养殖公司的定期预防方案投喂预防药,也可很好的预防此类疾病。
此病易发春季,黄鳝发病后不及时用药或用药不当,容易引发黄鳝大批量死亡。最近的病例是仙桃市张沟镇胜利村四组养殖户柳文涛的300斤隔年黄鳝苗。这批黄鳝苗四月底开始出现烂头烂尾,身体部位出现白癍,黄鳝持续上草。由于该养殖户前期未能正确用药,到仙桃市市大众养殖公司的鳝宝专卖店时,黄鳝已经发病20天,保守估计约死黄鳝50斤,后期每天上草的黄鳝据柳文涛的老婆说可以用手抓一大把,用药三天后,黄鳝基本恢复正常。
黄鳝体内寄生虫的驱杀
在黄鳝体内较常见的寄生虫是棘头虫和线虫。它们寄生于黄鳝体内,和黄鳝抢夺营养,同时大量寄生的棘头虫往往破坏肠壁阻塞肠道,引起黄鳝肠道发炎甚至造成死亡。线虫经常钻过黄鳝的肠壁,破坏黄鳝的其它器官,引起内脏器官发炎、出血,严重的常常导致黄鳝死亡。
棘头虫常常寄生于黄鳝肠道的前段(前肠),剪开黄鳝的肠道,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状似蝇蛆的小虫,这就是棘头虫。在野生黄鳝中,绝大多数黄鳝肠道都有棘头虫寄生,一般少则几条,多的甚至高达上百条。线虫在鳝体中有时会出现在鳝体肠道的后段(后肠),细如丝线,但长度通常有5厘米以上,长的甚至达到10厘米左右。多数线虫会穿过肠壁而钻入黄鳝的其它器官。
以前人们曾经尝试使用晶体敌百虫拌料投喂来驱杀鳝体内的寄生虫,实践观查使用这种方法并不能有效驱除鳝体内的寄生虫。由于敌百虫有很明显的臭味,而黄鳝具有对食物进行选择吞咽的习性。拌加敌百虫的药饵黄鳝往往拒绝取食或吃食极少,这样是难以达到驱虫目的的。
“鳝宝鳝虫净”是选用没有怪味的中、西药科学配伍而组成的理想驱虫药。添加了药物的饵料丝毫不会影响黄鳝的采食效果。据实验,投喂“鳝宝鳝虫净”进行全面驱虫后,黄鳝肠道的棘头虫能够很快一扫而空,对鳝体的线虫也有很好的驱杀效果。
使用“鳝宝鳝虫净”对黄鳝进行驱虫,要达到理想的驱虫效果,建议参照以下方法进行:
1、把握驱虫时机。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由于饵料投喂充足,寄生虫也会很快发展。而在鳝苗投放初期,由于部分黄鳝尚不能正常吃食,拌入的药物仅有部分鳝鱼吃到,难以达到全面驱虫的目的。因此,首次驱虫最好安排在全面驯食完成时进行。
2、掌握准确用量。任何驱虫药都或多或少的具有一定的毒性,用量少达不到驱虫的目的,用量过大又常常导致黄鳝出现中毒反应,因此,对于内服驱虫药,应尽量掌握准确的用量。一般每公斤鲜料拌入“鳝宝鳝虫净”2-3克,连用3天。为了使拌药比较均匀,可以现将药粉与少量面粉进行充分拌和,然后再与饵料拌和,拌料应力求均匀,以保证驱虫效果。
3、合理安排驱虫次数。驱虫完成后,最好能够随机抽查几条黄鳝进行解剖观查,看驱虫是否彻底。若发现肠道内仍然有寄生虫,可以过几天再安排投药一次。在一个养殖周期内(4-6个月)一般安排2-3次驱虫即可.
蚂蟥的危害及防治
黄鳝养殖过程中,水蛭(蚂蟥)等体外寄生虫对黄鳝的危害相当严重,它不仅吸取黄鳝的血液影响黄鳝的生长,导致黄鳝受伤感染,还在吸血过程中带入血液寄生虫,引起黄鳝发病。
危害黄鳝的蚂蟥一般都个体很小,大多像半粒油菜籽大小,大的也仅有半粒绿豆大小。在未进行彻底杀虫的鳝池,黄鳝感染蚂蟥的比例高达90%以上,它们大多吸附在黄鳝的头部和鳃部的皮肤上,我们通常可以看见一些细小的黑点,使用刀片可以轻轻刮掉并能发现其蠕动。
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现黄鳝体表有寄生虫时,应及时用药泼洒进行驱杀。传统的杀灭蚂蟥的方法是使用晶体敌百虫兑水泼杀,由于敌百虫的毒性较强,虽然可以杀灭蚂蟥,但同时也会导致黄鳝中毒甚至死亡。降低使用浓度虽然可以降低危险性,但又不能真正的杀灭蚂蟥。那么,有没有既能彻底杀灭蚂蟥又不对黄鳝造成危险的药物呢?
大众养殖公司在多年的养鳝实践中,经反复的筛选对比,发现蚂蟥对“鳝宝水蛭清”非常敏感,只需很低的浓度就可以将蚂蟥杀死,而这样的浓度却对黄鳝几乎没有影响。“鳝宝水蛭清”是大众公司目前发现的效果最好的黄鳝外用杀虫药。其使用方法如下:
1、选择好施药时间。黄鳝投放并正常吃食后即可开始进行杀灭蚂蟥,一般以早晚或阴天施药为好,切勿在高温烈日下施药。
2、掌握好用药量。水泥池杀灭蚂蟥,一般每立方米水使用“鳝宝水蛭清”1.2-1.5毫升兑水泼洒(鳝池水深超过30厘米的按30厘米计算)。网箱用药按网箱的净面积计算,每口6平方米的网箱用药2-2.5毫升、8平方米用药3-3.5毫升、10平方米用药3.5-4.5毫升。
3、泼洒方法。最好分池或分箱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量取药液兑水泼洒。每口池或箱的药液兑水不低于5公斤,并尽量泼洒均匀。泼药前后若能使用清水冲洗一下水草能够使药物入水更为彻底。网箱用药可以只泼洒有水草的区域,无草区可以不用泼药。泼药后3个小时内不宜换水,否则难以达到彻底杀灭蚂蟥的目的。
4、用药次数。在吃食季节,可以每个月安排施药一次。冬季等低温季节,若发现鳝体长有蚂蟥,也可临时泼洒药物进行杀灭。
5、用药应力求准确。“鳝宝水蛭清”在正确的使用浓度下是非常安全的,但加倍使用也可能会使黄鳝鳝出现轻微的中毒现象。用量过大也能导致黄鳝中毒死亡。所以养殖者在用药时应力求用量准确。
彻底杀灭了蚂蟥后,用“鳝宝益碘”每立方米水体2毫升对网箱或水泥池进行泼洒,对黄鳝被叮咬过出现的伤口作消炎杀菌处理,避免黄鳝伤口发炎。没有蚂蝗的黄鳝个体生长较为整齐,很难发现头大身细的“大头鳝”,出血病的发病率也相对较少。杀灭蚂蟥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黄鳝中毒症的防治
黄鳝吃食变质或不卫生的食物以及水质恶化都可能导致黄鳝出现中毒症。在养殖实践中,如果出现中毒症并不能及时采取挽救措施,往往出现大量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该病症状:黄鳝烦燥不安,部分黄鳝爬到水草上面,俗称“上草症”。黄鳝突然不吃食或采食极少,在黄鳝出现肠炎等症状是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区别的方法是:1、患中毒症的黄鳝,部分黄鳝出现头部肿大,俗称“大头病”;2、解剖鳝体,患中毒症的黄鳝肝脏明显肿大、变脆甚至发黑。
治疗办法:及时换入干净水,换水后按每立方米水泼洒“鳝宝金维他”5克和“鳝宝维C”10克。晚上用少量鲜料进行投喂,若能够采食,第二天在饲料中按每公斤料拌入“鳝宝金维他”10克+“鳝宝保肝宁”3-5克+“鳝宝诱食剂”10克进行投喂。只要挽救及时,一般经3-5天的治疗,黄鳝的吃食可以恢复正常。
对于上述原因引起的中毒症,若停食两天以上仍未采取措施,一般7天左右即会出现大量死亡,挽救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养殖户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造成巨大损失。
在盛夏高温季节,养殖户一定要把好投料关,避免使用变质饲料。在吃食高峰期注意管理好水质,每半个月按每亩5公斤进行全池泼洒光和细菌调控水质,以免因水质恶化引起黄鳝出现中毒症。
黄鳝“感冒病”的防治
黄鳝在气温较低时转池、翻箱,天气突变、冒雨投食等异常情况下,容易出现感冒症状。主要表现为闭口不食,上草,黄鳝体表黏液增多等症状,一般发病3-5天后开始出现死亡,病情较重的甚至引起大批死亡,给养殖者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预防该病发生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1、尽量避免在气温突降时投苗,若投苗后出现降温,应及时按每立方米水2毫升泼洒“鳝宝感冒灵”进行预防。
2、水温低于25℃时收购投放的鳝苗,在投放后及时泼洒一次“鳝宝感冒灵”可以较好的预防“感冒病”的发生。
3、投食后若当晚出现较大幅度降温,可以于第二天泼洒一次“鳝宝感冒灵”进行预防。
若因未及时进行预防,黄鳝出现了感冒症状,应及时使用“鳝宝感冒灵”进行泼洒治疗,一般泼洒一次即可,若已经患病多日,则应连续泼洒3天以上,直至病情好转。
黄鳝“白露症”的防治
每年9月前后,都会有部分养殖户的黄鳝出现大量发病而不得不低价上市销售。由于发病多集中在“白露”之后,所以很多养殖者也习惯将其称为“白露症”。
其实,“白露症”主要是由于肝脏出现病变(肿大、变白、变脆),所以严格的说应该是属于一种肝脏疾病。
引起黄鳝出现“白露症”的主要原因是大量投喂蛋白质含量很高的饲料,导致黄鳝的肝脏负荷过重,从而导致发生疾病。
黄鳝一旦出现“白露症”就很难治疗,一般预防的方法主要有:
1、搞好驯食。部分养殖户由于驯食工作没有做到细致,导致养殖的黄鳝中经常只有部分黄鳝吃食,从表面看黄鳝的采食量比较正常,其实往往是经常采食的黄鳝过多的在吃食,同一箱内的黄鳝出现大小差异非常明显。大条的黄鳝由于长期过量采食蛋白质含量很高的饲料,往往出现因肝脏病变而发生死亡。这就是养殖者常常发现有的网箱或鳝池专死大条黄鳝的原因。养殖者在驯化黄鳝采食时,对于投食后采食较慢,出来吃食的黄鳝较少的网箱或鳝池,应使用鲜料进行单独补驯,直到黄鳝采食鲜料的量达到黄鳝体重的4%以上,才逐步加入配合饲料进行转化。
2、适当控制投喂。在黄鳝采食量达到投苗重量的8%以上之后,最好每隔5天停喂一天,以缓解黄鳝的肝脏负荷。同时,每隔15天在饲料中加喂一次“鳝宝保肝宁”(每公斤料拌药3-5克)。进入秋季以后,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增加鲜料的比例。
3、选用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在一些鲜料比较缺乏的地区,最好选用蛋白质含量稍低,但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来投喂黄鳝,这样可以比较有效的降低黄鳝发生“白露症”的可能。一般粗蛋白含量在36%以上,粗脂肪含量在6%以上的饲料就比较理想